Skip to content

2022年度总结

cover

不要停步不前,每一天都要做出一点改变。

在开始分析之前,我想是不是需要一些数据模型来判断,在2021-2022年度我的个人发展是曲折向前的呢,还是原地踏步呢?

回头一想,还是算了吧。没有必要这么卷自己了,下面的数据留给阅读者自己对比吧。

阅读不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消遣

书本之外的世界很大,书本之内的乾坤也不小。

现在,我不爱和人谈论的内容之一就是: ”你最爱看什么的类型的小说“,那没有意义。

和去年一样的套路,还是先列出今年的书单吧:

  1. 这个女人不寻常呀! -- 《两京十五日》
  2. 有的时候一本书名就是一段故事 -- 《西线无战事》
  3. 有很多人喜欢项羽,也有很多人喜欢刘邦,我不一样,我喜欢曹操~~ -- 《楚汉双雄》
  4. 三等、三惹的韵脚诗美如画,一如中国画的留白是留给观者的遐想,它的意境无边 --《天青色等烟雨》
  5. 《三国演义》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,更是小日本学不会的~~ --《银河英雄传说》
  6. 狄仁杰的魅力,吸引了老外创作了这一系列的案件故事,尽管后面我看不太下去了 --《大唐狄公传》
  7. 完全放弃了,不看了 --《剑来》
  8. 孤独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吗?或许没有希望才是!--《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》
  9. 我记得之前的系列原名是叫“谋杀官员”,在两年之前我很喜欢看,这次是重温。 --《高智商犯罪》
  10. 敲了一段话还是删除了,算了,他们是历史 --《五代十国的枭雄们》
  11. 等待与希望 --《基督山伯爵》
  12. 一半是吃人恶魔,一半是救赎神明,我应该怎么说呢,还是大家自己去看吧。 --《沉默的羔羊》
  13. 我看了后记才知道,这一部小说的诞生前后经过了四十年,小半个世纪打磨出来的故事集确实比《后续》看起来更有感觉,更精彩。 --《夜谭十记》

人的耐心是有上限的,每一个人的上限都会不一样,甚至于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面对相同的事情,其承受度都是弹性的,比如我对《剑来》的耐心已经消磨完了,越来越看不下去了。作者对其热门IP产品的消费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读者的想法呀。

我喜欢古龙小说,他对笔下的大侠们战斗方式和战斗场景的描写极其简洁,往往几十个字就描述了一段精彩的战斗或者是前文铺下的伏笔,最后揭露出来让人大呼过瘾,只叫痛快。武侠小说和这种玄幻小说又有什么差异呢?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们仍然爱着古龙,和他笔下的那些大侠。


《基督山伯爵》是本年度内耗时最长的小说。不得不说作者设计的一些场景起承转合,尤其是终章善有善报的结局,当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那种不缺钱的“钞能力”。

等待和希望就是基督山伯爵一生的写照,他的上半生经历了被人陷害入狱,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等待之中。出狱后获得宝藏,在逍遥与复仇之间抉择,当然最后的结局是他复仇成功,那他呢?在复仇过程中,他的得与失孰多孰少呢?他失去的是那一个青春与活力的少年之心,在谋划复仇的过程中已经不复存在了。那他得到的呢?

所以他的上半生的关键字就是等待

伯爵是一个善良的人,他宽恕了他的敌人,他原谅了背叛了他的恋人,他挽救了另一对陷入热恋的男女,同时他也拯救了自己。他不敢想一个高高在上的公主居然爱上了自己,当他带着公主乘帆远航,又回到了无边无垠的大海时,他在上半生失去的,在下半生重新得到了。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失而复得。

所以他的下半生的关键字就是希望

朋友们不要失去希望。


我发现日本特别喜欢三国题材,不信你去看一看《银河英雄传说》。其故事架构计划和《三国演义》一毛一样,不同的是,其故事时代在未来,将战场嫁接到了太空。

刚开始我想看一看他能写出什么不一样的故事,现在一看,还是别了吧。看《三国演义》更加的原滋原味。

我在看电视剧”一计害三贤“时,看到了一条弹幕,汉大将军起于卫青而终于姜维,姜维别号“天水麒麟”。多酷啊!!!

而在姜维出场之前,那么多的风流人物,俱往矣!


我在回乡的途中读完了《夜谭十记》的前五篇,在返程途中读完了后五篇。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?我说不清了。

一群科员,一群无所事事的科员,一群喜欢乱扯谈的无所事事的科员,一群喜欢乱扯谈的无所事事的坐冷板凳的科员,最后留下了十记。

他们是那一个时代的缩影,流水的官老爷,铁打的科员,一成不变的是底层的劳苦大众。

峨眉山人,羌江钓徒,三家村夫,无是楼主,不第秀才,山城走卒,巴陵野老,穷通道士,野狐禅师,砚耕斋主,我还记得的这些科员的雅号,仿佛我也身在其中,他们带着令人心酸的往事,迎面走进屋来。

各位,容我先泡上一壶茶,再摆上几条板凳。来吧,开摆。

一撇一捺之谓道

“搬山计划”一直在继续,但是执行地断断续续。

我越来越喜欢写字,但是字一直写得不好看,以前信笺上的开头都写一句“见字如面”,如果我给一些朋友写信,那他们一定看不下去。

我知道字的结构要合理了,字才好看。用笔的力与势要中庸协调了,字的结构就合理了。但是我却不得入其门,我反思得出结果,其一练得少,其二路子野,其三任意潇洒,不循其法,不得其势,其四我再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了。

过刚者易折,善柔者不败。

“搬山计划”的最终目的就是训练自己,以中正平和为目标,磨练自己的冲动随性。半年多过去了,我个人认为还是得到了一些矫正。

一阴一阳之谓道,典出《易经》。我仔细地回味了一下,决定随意发挥一下,一撇一捺之谓道,以合方寸之间。

动与静两种态,就好比是阴与阳。互相成就,互相印证,此消彼长。

在自我磨练的过程中,我的“动”态慢慢地被消磨掉了,我的熵变低了,变得相对稳定了,换一句话说,我变得成熟了。

今年,我27岁了,我还很年轻,还有很多人没有遇见,很多事情没有经历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我会选择冲冠一怒,也会选择沉默不言。

这是合理的,人不可能永远是被理性武装的动物,“动”和“静”就是一种动态的,互相侵略和互相抵御的过程。我甚至认为理性都是动态存在的状态,时间的不同,空间的不同,场景的不同,都是影响调整状态的元素。

用到了哪些新玩意

redux家族中又多了一个新朋友,rematch。结构与dva相似,打算在三月份做一个音乐播放页面,与网页顶部的播放器控件联动。

express阵营中也多了一个新朋友,nest。号称是nodejs化的spring boot,用了一下确实很简单,让我想起了很久之前的用过的angular,写起来很爽。

简单的玩了一下AST转换,玩的很吃力,不是很懂,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,最大的问题就是,有很多问题出现了都不知道怎么描述我的问题,这才是最大的问题。

github actions让自动化变得简单。github官网有一个菜单入口MarketPlace,没错里面就是一些常用的actions,具体怎么玩可以看github官方案例,也可以先看一下我的Github Actions 自动部署应用实现笔记。

docker让我的应用部署起飞。我的应用已经全部docker化了,可以先看一下我的实现Docker镜像的制作与使用

NeteaseCloudMusicApi支持了音乐播放列表的后台动态控制。我的播放列表终于不再裸奔了。

mongodb嗯~~暂时没什么,好像有一些新的比较好玩的工具,没时间去试。

nginx-js可以用js的语法去配置nginx了,这个不错,我想去尝试一下,刚好马上证书到期了,这个很期待。

webComponent仔细看了一下github的网站结构,我发现好像github早就开始使用webcomponent了。试玩了一下,感觉还是很不错的,要是可以把组件的事件代理解决一下就好啦,如同react一般地去使用component元素。

preact相当舒服的react mini版本,基本适配了react的全部api,使用起来还是不错的。

webpack5 和 vite今年的明星项目莫过于vite了,试了一下vite+v3感觉相当棒,顺便把之前搭过的微前端的基座应用换成了vite。

B站的神奇之旅

在去年我看过了一系列的纪录片,相比现在的一些电视剧,纪录片都比他们有意思。

卸载抖音我丝毫没有犹豫,那没什么大不了,但是b站让我很难做呀。

我几乎每天都混迹在B站,今年的我很幸运见证了最快百万王冰冰,可鸽可泣小约翰。美食主播盗月社带给我的是快乐,嘉佑生宣让我重新认识了那些课本上的熟人,想不到短短的一句“庆历四年春”的背后居然还有这么多的波折。

我喜欢《深夜食堂》,也说不出究竟喜欢哪里,或者是喜欢哪一些人,可能只是喜欢日剧夏日午后般的平淡。尤其推荐《凡人修仙传》,看的很爽,真的很不错。

《肖申克的救赎》是我每年必看的电影,他提醒着我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生活多久也不要放弃自己,永远保持希望,不要被环境同化。

《怦然心动》令人触动,我到哪里去找我的初恋,你大爷的,为什么我现在才看这部电影~~

《戚继光》短短的六集所展现的内容比起那些三十几集连续剧强太多了,我觉得电视剧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,把钱拿来做方块人都比他强。

《湮灭》根据《遗落的南境》改编,说实话很受震撼,但是电影最后所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,顶塔消失了,他们已经是新人类了,始终牢记是反射而非复制

更离谱的是,可以看到各大高校的课程分享,我已经在b站看过了好几个up主赏析《红楼梦》,而且讲起来条条是道,很感慨啊,我还是书读少了。因为我看到的和别人看到的差别居然这么大。

除此之外,我还在b站里面找到了一些专业相关的课程,有关于nodejs、mongodb、flutter和docker。学习的平台已经搭建好了,接下来就是看自己寻找靠谱的视频资料了。

直播行业将会是这个娱乐时代中最普遍的职业,门槛最低的职业。只需要一台手机就可以开启直播了,我试着玩了一下B站的直播,操作很简单。当然有时间会看一下游戏直播,我最近很喜欢iwanna这个游戏,注意可不是喜欢玩,是喜欢看别人玩。

我在云村待了2000多个小时

如何开启自我保护机制?如果没有答案,那就戴上耳机。

每天早上醒来,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,首先打开网抑云,随机播放。出门时戴上耳机,隔绝了整个世界。如果可以打字交流,绝不会说话。

我沉迷在《金风玉露》当中无法自拔,它真的很好听~~

笛声悠长,散播这无尽的缠绵哀怨。我看到歌名就联想到了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”,不知道他在期待着什么,只知道留下的是如汉水般连绵不绝的遗憾。

来,拿出笛子,先来一个欢快的,让大家折磨一下。

反思

遇到问题不暴露,暴露之后不解决,解决之后不总结,总结之后不记录,等于这个问题我从未经历,从未解决。

各位客官,别太相信自己的大脑,它的存储保质期真不太长~~

现在真实地发生在自己的身上,是因为年纪的关系还是其他的问题,很多东西长时间不去接触,再次谈论的时候我发现,我的记忆是一片空白。很多问题分明之前已经解决过,但是一些重复问题还是需要去google一下。

所以现在遇到问题了,我会提前把问题截图记下来,相关的google链接也会记下来,提供一些简洁的描述,增强自己的记忆力。它就是我的问题检索索引,最重要的是,不要简单的复制粘贴,手敲一下增强记忆。

不求甚解的理念不适合专业性较强的问题。业务相关、专业相关的文章应该持有的态度应该是庖丁解牛,而不是不求甚解。我现在一直在看之前群里发的一些面试题,并不是为了准备面试,而是面试题里面体现出了很多我不会,不了解的东西。我认为专精是专业性文章的指导方针。

记录和归类貌似也是一个学科,每一个人都需要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,以达到构建一种高效的储存和读取模型。我曾经在b站上面看到了一个分类的视频,看到之后很受教育,但是我现在仍然在摸索的过程中。

分析问题,一般我是围绕几个点:“是什么?为什么?怎么做?”。首先分析一下他是什么类型的问题,我之前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,那样就可以快速检索得出结果。既然是与之前遇到的问题相似,那它为什么表现出了一个独有的特性,那是不是也有其他的问题延伸出来。最后已经列出了全部的线索,结合一下前期的遇到的问题和解答步骤,尝试做出针对当前问题的解答。

从分析问题到得出结果,它是一个过程。能不能分析出什么问题是前期准备,能不能解决问题是最终结果。也许很多情景下,我的能力不足以解决我分析出来的结果,但是我相信一定有解决这些问题的高人存在。所以,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,并不影响我尝试分析问题。

阶段性结束了

又一年结束了。

我还是一如往常,没有长进,没有改变,孤身一人。

乾上坤下,又一年开始了。

MIT License.